第二天 14/3/19 (星期四)
路线:澳门 – 香港
行程:南屏雅叙 - 大三巴 – 议事亭前地 – 民政署大楼 – 何东图书馆大楼 – 岗顶剧院 – 酒店 – 澳门外港客运码头 – 香港港澳码头(上环)- 聚点坊 – 文武庙 – 西港城 – 兰芳园 – 嘉咸街壁画 – 太平山顶 – 天星小轮 – 星光大道 – 酒店
住宿:旭逸雅捷酒店(荃湾)
膳食:(早 )南屏雅叙、 (午)聚点坊、(下午茶)兰芳园 、(晚)7-11
在澳门的第二天,天气并不太好。老陈说一早便要出门拍没人潮的大三巴牌坊,我坚持说早上七、八点应该还不会有人潮。(他要的是完全清场那种!)从酒店出来天空下着绵绵细雨,是不打伞也淋不湿的小雨。今早的第一个行程是到附近的南屏雅叙用早餐,这是我很喜欢的茶室风格和氛围 ,十年以来依然念念不忘。
南屏雅叙,没忘记来一客南屏三文治。两人的分量不能点太多,除了三文治,我们还点了西多士、波萝油,当然没少了一杯奶茶。澳门旅游的最佳伙伴人数应该是四位,这人数能让你在点餐上有更多的选择。可是,澳门旅游还是有一项避忌的,这里并不太适合一大班朋友一起出游,澳门餐室都不太大,有些座位更是有限,一大班朋友的话肯定有所限制。
路过恋爱巷
哪咤庙
早餐后便往大三巴的方向走,首先到哪咤庙拜拜。来到这一带的朋友别忘了到哪咤庙拜拜咯。这里有很强烈的对比,人们只看到前面的大三巴牌坊,却忽略了后面这间也是历史古迹的庙。(而且,这里的游客90%以上还是华人呢!)
早晨八点左右,大三巴牌坊已经迎来不少游客了,我们想要的“清场”的场面肯定要更早的时间了。这时候的牌坊大门还没开放,但有谁会去在乎这些呢?大家的目光都在牌坊正面,有没有到里头走走参观参观都不是重点。
澳门大街小巷都设有景点指示牌,十分方便~!即使十年前网际网络不太普遍化的年代,自助旅游澳门都不成问题~!
大三巴牌坊旁还有一座小山,那是大炮台。这里算是闹中取静的地带,除了一些自由行的游客之外,一般团客很少会登上大炮台来。早晨的大炮台也挺热闹的,来这里晨运跑步的人挺多的。这回就没想过要来澳门跑步了,预算每天的行程都得走上十多、二十公里,体力还是要保留的。
离开大三巴牌坊又经过了议事亭前地,这时候游客不多,拍了些照片再继续到对面的民政署大楼看看。议事亭前地旁有条小巷也是我喜欢的,可是这时候仁爱堂正进行装修,整体上的美感还是大有影响的。
议事亭前地的对面是民政署大楼,我记得这大楼的中庭也挺不错的,于是又进去看了看。澳门的古建筑物就是,一扇窗、一扇门都有它的味道。
民政署大楼某窗前的小盆栽
离开民政署大楼后,看看时间还早,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参观何东图书馆一带。这是一段上坡路,澳门总不缺类似的路。何东图书馆,真的爱上这里呢,里面的书籍包罗万象,可惜我只是一个旅人,根本不能花太多时间在这里阅读。
岗顶前地
书,好多书
何东图书馆不远处是岗顶剧院,这两所建筑物都是之前不曾进去参观的。这回都一一进去走一走了。
照片很暗,被我调到很复古的感觉。。。。
眼看时间也不早了,我们得回酒店做退房了,之后再乘搭巴士到澳门外港码头乘搭喷射飞艇前往香港呢。路过钜记,嗯~我们还没品尝葡塔呢,又买了两份边走边吃!是我对食物的要求提高了吗?味道不太对啊~!
路过福隆新街
不太好吃的葡塔
回酒店做好退房程序后,我们把行李箱寄放在酒店,只带了简单轻便的背包前往香港。再次向柜台小姐确认一下到外港码头的巴士,我们能在内港/柏港停车场等待前往码头的巴士,就在昨天下车的对面(巴士来回不同方向)。
前往香港的船票是通过Klook(票价RM73一张)订购的,价钱比现场买票来得优惠。订票前就和客服沟通过,他说如果迟到的话船票将作废。于是,我买了中午一点的船票,共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让我处理交通和关卡上的细节,我还是提早了一个多小时抵达码头,然后在后备区等待空位提早搭船。最后,终于成功搭上了比预期早了一个小时的船。
暂别澳门~!